无锡这座城,从民国时期的“小上海”,到八十年代的苏南模式发祥地,一直都以经济重镇的角色存在,而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地位共生的城市建设,无锡也从没掉链子。
建于1912年,开馆于1915年的无锡县立图书馆,以20米的高度,成为那个年代无锡城的地标。这也是无锡近代以来,第一次将“地标”一词引入城市建设的描述中。
到2014年,88层339米高的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竣工投入使用,刷新无锡高度。无锡城建跨越百年,长高了很多。在这一年,无锡主城区摩天大楼有11座,其中建筑高度在200米以上8座,300米以上3座。这在当年全国城市摩天大楼数量排名中,位居全国第11位,超过多数强二线城市,在江苏省内更是仅次于省会南京。
对于摩天大楼的建设有无必要,一直存在着两种极端观点,但作为一个城市城建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,摩天大楼的多寡一直是一个城市的面子,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第一形象。如果说的俗气一点,有钱的城市才会有更多的摩天大楼。
本世纪前十年,是无锡城建的黄金十年,在这一时期的全国城市摩天指数排行榜上,无锡一直处于前十水平,地级市排名第一。
2012-2014年,无锡摩天大楼的建设继续保持较高速度,短短3年时间,相继有208米的世贸中心、303米的茂业世金中心、248米的银辉中心双子楼、328米的苏宁广场、339米的九龙仓国金中心、255米的恒隆广场西塔以及264米的云蝠大厦等7栋200M+的摩天大楼封顶或投入使用,无锡城建达到历史最高峰。
无锡中山路商圈摩天建筑群
太湖广场CBD摩天建筑群
339米的九龙仓国金中心,也将无锡的高度暂时定位在这一数字上。
这一时期,180米高的无锡君来洲际酒店和176米高的上海中心双子楼,虽然在高度上稍逊,但因他们的建筑造型的高辨识度和所处的区位优势,也是目前无锡主城比较具有地标性的高楼。
2014年-2018年上半年,和全国很多“摩天明星”城市相比,无锡摩天大楼的建设进入相对停滞时期。但从80年代的超前起步,到90年代的独领风骚,再到00年代自我升级,再经过10年代的规模爆发,无锡城市在“高”度上已经走在了前面。
东岭锡上的复工、绿地中央广场的开建,标志着无锡在追求“高”的道路上经过短暂的休息后,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。
从十八湾眺望无锡主城天际线
我们应该感谢无锡的这些摩天大楼们,它们有的命运多舛,如摩天360,如华光大厦,有的如无锡大饭店已饱经风霜,但它们安静的矗在那里,构成了无锡最美的天际线,让无锡在这个城建风格趋于千篇一律的城市化进程大潮中,拥有了独特的辨识度。
道东不动产——陈琦